「當地調查站請他到站裡面談談,學弟從 9:00 am報到,4:00 pm才出來,據學弟出來之後陳述:一件事情重複的問好幾遍,換手之後接龍式的再問,讓他感到實在很累," 不過中午便當還不錯吃 ",他說。」
後面的故事,更令人難過。國家機器......
學弟在偏鄉地區開業,成績斐然,只能用門庭若市、車水馬龍來形容。在健保開創之初,服務人群,同時也著實提升了自己不少經濟。
後來健保局請他閣下到局裡喝咖啡,暢談如何提升醫療品質,請他簽下切結書,說明應該如何減量生產,提高 Quality 云云。
學弟相信在偏鄉服務,「做多少報多少」,原則不變,病患也無法稍減,於是一輛七人座小巴,開到他貴診所面前,五人小組下車,說是要調閱幾位病患病歷,以供參考,其中一位領頭羊醫師還搭著學弟的肩膀,笑著說:「高醫師,國家政策,您少做一點,多休息嘛!」,然後七人座小巴載著幾包資料揚長而去,留下學弟一臉茫然。
學弟青年才俊,年輕有幹勁,相信舉頭三尺神明在,公道自在人心,幾番申訴,並且要求當地公會幫他主持正義;公會果然派出幾位大老,浩浩蕩蕩,煞有介事,只是幾番審查結果,一致認為學弟申報量超乎當地一般診所,病人太多,品質一定不夠好,(至少不夠幾位大老好),告訴學弟,基於「同儕制約」,學弟應該自動減量,' 以大局為重 '⋯。
接下來當地調查站請他到站裡面談談,學弟從 9:00 am報到,4:00 pm才出來,據學弟出來之後陳述:一件事情重複的問好幾遍,換手之後接龍式的再問,讓他感到實在很累," 不過中午便當還不錯吃 ",他說。
原來五人小組親赴民間訪視之後,把資料送到給了健保局,健保局傳給了當地調查站約談,以風聲" 嚇慄 ",以儆效尤;最後到了地檢處,檢察官傳喚到案說明,這時候彷彿看到一位下鄉服務的醫生,他的醫師服已經開始變色,從白變成灰,從灰變成黑⋯。
資料顯示,學弟申報的一位病患,她的左下第一大臼齒並沒有填補,也就是費用申報了,但是並沒有處理,這是" 詐領 "醫療費用,屬於" 詐欺 "罪;另一方面,學弟堅稱他有填補,並請病人回診,照相存證,不過檢察官硬是要請學弟通知這位病患到案說明,眼見為憑,才能結案...。問題來了,這位病患基於本身立場,只不過是去看個牙,竟然還要去作證,堅持不肯去;儘管學弟百般要求,就是不為所動。
天下之事,無巧不成書,學弟的媽媽是一位退休老師,而這位"證人病患" 剛好是她的同事,想同為同事,大家見面三分情,為兒子出個面,親自造訪,跟這位同事說說情,請她出來做個證,應該會有好結果才對; 沒想到不去還好,一去就受到這位老師的拒絕,並且當著學弟的面,大聲喝斥他的母親 ,說 :" 你們就是有做錯事,人家才會去查你,我為什麼要為一個做錯事的人脫罪..? " , 最後還加一句: " 你們這些既得利益者...."
語氣鏗鏘有力,擲地有聲...!
想是一時情急不知所措,學弟的媽媽就在這個場景之下,竟然為兒子雙膝著地,忽然就跪在這位病患面前,央求著這位同為老師的同事,救救她兒子,一旁的學弟見狀,急忙下身攙扶起他的老媽,淚如雨下說 : 媽,我們回去吧...!
多年不見的學弟,聽他說起這個往事,還真是步步驚心;他閣下後來獲檢察官不起訴處分之後,哀莫大於心死,自己刪減了夜間門診,還一周只看三天,自己買了一塊山坡地,蓋起了前有海、後有山的" 別野",在後山過著相當閒雲野鶴的生活。
回程Dr.Wu一邊開車一邊想,是什麼樣的"社會制度",什麼樣的"國家政策" ,讓一位曾經滿腔熱血的醫師,變成了兩面不是人 ? 面對病人,他是貪婪,面對社會,他是詐欺 ...?
以上情節,純屬虛構,如有雷同,那就....Based On True Story...好了。
Jeffery Wu